张东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管城回族区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十分贴合管城回族区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对于您提出的意见,我们高度重视。
今年以来,管城回族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印发《管城回族区2024年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管城回族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工作方案》,召开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对营商环境工作进行持续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有力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政务环境
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563个,已同步更新“河南政务服务统一工作平台”事项库,实现100%网上可办,截至当前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为6123件,办事申请材料缩减比例24.82%,办理时限缩减比67.35%。二是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工作。现梳理出14个区级独有“一件事”事项清单,并与相关单位逐个优化调整“一件事”事项流程图、完整版办事指南。三是推进“四减一即”工作。现管城回族区政务服务“即办件”669项,即办件比例为42.80%;梳理《管城回族区2024年“免证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新增30项。四是推进“跨省通办”工作。梳理《管城回族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异地可办)事项清单》新增36项。
(二)优化市场环境
一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持续优化商事登记一件“事”业务统,拓展线上线下专区功能,实现开办企业等商事登记事项一站式办理。二是强化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区域,重拳出击、整治到底、震慑到位、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开展专利质量整治活动。已开展2024年第一季度专利非正常申请核查,涉及管城辖区非正常申请人60家,包含申请人非正常申请信息132条。
(三)优化法治环境
一是印发《管城回族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对今年10项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对重点执法领域和涉企执法案件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梳理出16条问题,已整改落实。二是畅通立案渠道,积极推动涉企案件网上立案、自助立案,优化网上立案相关流程,进一步便捷线下诉讼手续,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三是持续优化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在立案环节科学甄别分流。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和多元化解,实现分案工作的有序高效。四是加大普法宣传工作。以“管城法院”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第三方新媒体平台为抓手,多角度、多形式营造宣传氛围,增强宣传“看点”。在新媒体平台开辟《优化营商环境》专栏,专题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系列宣传报道。
(四)优化人才机制
一是加强招聘统筹。开展线上线下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先后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行动、产业链专场等活动,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进校园,开辟“线下常态化,线上不打烊”的招聘新常态。今年以来组织招聘会17场,提供岗位1.6万余个,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二是创业带动就业。组织10家企业参加“豫创天下”“凤归中原”选拔赛,鼓励自主创新,营造创业氛围,发挥创新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提高贷款额度,个人可申报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贷款额度,小微企业可申报最高不超过400万元的贷款额度,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71.9万元,扶持自主创业84人,带动吸纳就业93人。三是落实各项补贴。全面梳理各项惠企政策流程,完善制度、补齐短板、堵塞漏洞、落实审核签字制度。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强化主动服务,在运行机制科学化、服务流程规范化、解决问题实效化等方面下功夫,做实做细营商环境工作,加快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