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丽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消费者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其权益的保护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局在做好日常群众消费投诉举报工作的同时,一直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优化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依据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郑州市消费者协会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营造浓厚的放心消费创建氛围,把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往实里做、往百姓心坎上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自2019年7月我局在全市率先整合原食药、质检、物价、知识产权投诉举报业务至今,以各单位“三定”规定中机构设置及职能为准,设立明确的机构牵头负责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投诉举报业务指导工作。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共受理各个渠道消费者诉求122478件,其中投诉76678件,举报45800件,咨询10509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57.82万元。
有关建议内容: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护方式。
我局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汇聚各方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3·15”消费维权和宣传教育活动。
(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我局把维护消费者权益、打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一是利用企业或商户的大屏幕开展宣传,积极主动开展“凝聚你我力量”主题宣传活动,电话指导辖区企业、商户利用LED显示屏开展主题用语宣传,进一步聚合了政府、媒体、经营者、消费者等社会各界的力量,广泛传播消费维权社会共治理念,传递正能量,提振消费信心。在企业商户门口,以及背街小巷等较为偏僻的区域、及较为集中的美食街、“网红店”等张贴宣传画报。
(二)我局联合街道办事处送政策送法规送咨询,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消费难题。志愿者们现场发放《新消法》宣传页,消费维权途径宣传页,“放心消费”申报条件宣传页,文明诚信经营宣传、消费公平宣传、企业注册登记指导、行政审批流程指导、普及、特种设备使用规范普及、特种设备安全常识普及等宣传材料,并现场解答农民消费问题,受理投诉。通过本次活动中,将结对帮创活动融入政策宣传,关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群众消费维权意识,切实解决农民消费者的消费困难。
(三)我局配合市消费协会,积极投放宣传展板,大力营造“提振消费信心”3.15宣传氛围。宣传展板投放地点为管城区大润发百货、丹尼斯百货、新世界百货等主要商超,市邮政服务大厅、金多银多等大型企业和宇通花园等密集型社区,涉及地点二十处,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我局联合南关市场监管所号召郑州通讯新天地市场830多家商户共同发出“3·15”诚信经营倡议书。希望广大经营者积极响应倡议,加强商场各商户依法依规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正当合法权益,携起手来共同构建“商场自治、商户自律、社会监管”的商场经营格局,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五)我局关注低龄儿童消费心理和消费健康,在管城区外国语小学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针对低龄儿童识字量低,心智发育不成熟,理解力弱的特点,精心准备了动画视频和色彩艳丽的图画为主的PPT课件,还准备各种在学校周边售卖的食品实物,结合生动有趣的讲解,帮助孩子们识别哪些是合格的可以食用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品。活动现场,孩子们认真听讲,踊跃参与活动,积极互动。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帮助孩子们树立了理性、文明、节俭、环保的消费理念,同时提高了消费风险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六)我局联合辖区各社区开展以"提振消费信心"为主题的315进社区宣称活动。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单、与居民面对面交流,零距离向群众讲解食品药品安全、消费投诉、网上购物、虚假识别等有关知识,针对消费者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消费问题进行解答和科普。活动现场,共分发有关老年人消费警示,小学生食品安全,反对食品浪费,特种设备安全防范,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各类宣传品和宣传资料,接待群众咨询,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好评,通过活动深化了辖区群众消费维权意识,引导科学消费、合理消费,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净化茶业市场经营秩序。
我局联合郑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在河南国香茶城举办郑州市消费教育基地授牌仪式,郑州市市场监管局、郑州市消费者协会、管城回族区政府及相关行业商会、企业代表和消费者代表参与了“拒绝茶叶过度包装,推动简约绿色消费”倡议承诺活动和消费教育基地的授牌仪式。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绿色低碳消费,进一步净化和规范茶业市场包装和经营秩序,引导企业自觉履行法定责任义务,由管城回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郑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河南省茶叶商会向广大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发起了倡议:“拒绝茶叶过度包装,推动简约绿色消费”。通过活动倡议,强化行业自律自治,号召广大茶叶生产经营者要弘扬节俭风尚、严守国家标准,抵制过度包装,公平公正竞争,依法依规经营,确保茶叶包装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推进绿色消费,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开展12315技能大比武,内练素质,以赛促学提能力。
局长苏保军高度重视此次12315 技能大比武活动,要求各部门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大比武活动,局领导亲自安排、督办大比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建立完善工作联动机制。本次技能大比武,我局取得了全国前五百名一人,全省前五十名三人的优异成绩。
四、开展“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正值举办潮玩商都·邂逅管城国际商都历史文化区消费活动暨“商都文化节”活动期间,在各类品牌小吃、特色清真美食、非遗展演、文化体验、商都好物、NPC互动、饕餮秀汇聚的商都遗址公园主题街区,管城回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郑州市消费者协会在商都遗址公园内开展了“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活动现场,放置了“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宣传展板,并向过往市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宣传材料,让广大市民了解消费维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共同构建健康消费大环境。
五、全面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在管城”创建活动
截至目前,全区已认定授牌市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区域、企业98家,县级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区域、企业1440家,维权服务示范站214家,发展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实体企业653家,无理由退货件数 15270件,退货金额377.72万元。共发展ODR企业265家,自行解决纠纷324起,通过12315平台转ODR平台投诉935起,放心消费创建和维权服务站开展工作完成出色受到省局通报表扬。
有关建议内容二: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企业和商家的处罚力度,杜绝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一、妥善应对央视“3·15”晚会舆情
每年管城市场监管局都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观看央视“3·15”晚会,根据市局“3·15”晚会曝光问题紧急处置预案要求,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举措,严明纪律要求,积极开展执法处置等协同演练,确保一有情况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对晚会曝光的、涉及市场监管职能的问题快速反应,全面摸排,对相关投诉举报做到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理。出动执法人员排查商超、农贸市场、粮油门市部等相关市场主体。管城市场监管局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相关产品排查整治工作将持续至4月份。在此期间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扎实做好曝光问题的核查处置工作,以“零容忍”的执法态势坚决捍卫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二、开展各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
针对辖区各行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突出加强对食品、药品、冷链和学校周边、房地产、农贸市场等的隐患排查。制定《“3.15”活动开展情况周报表》、《大排查工作派发单》、《大排查工作情况单》,全面及时收集各类活动开展数据、图片、工作信息,并根据每天工作动态,每天发布工作简报,指导活动开展。总结反思历次“3·15”曝光的负面典型案例,总结吸取教训,认真反思本辖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黑窝点、小作坊、制假售假、欺诈消费者、传销会销、虚假宣传等开展针对性排查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消除一切可能引发问题的隐患。
三、医美行业乱象安全隐患大排查
依照《广告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我局指导并督促各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线下和线上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进项拉网式排查,重点查处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制造“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的;宣传诊疗效果或者对诊疗的安全性、功效做保证性承诺;使用患者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诊疗前后效果对比或者作证明;利用广告代言人为医疗美容做推荐、证明;医疗美容广告中出现的所谓“推荐官”“体验官”等,以自己名义或者形象为医疗美容做推荐证明的;介绍健康、养生知识、人物专访、新闻报道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美容广告;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广告宣传;对食品、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宣传疾病治疗功能或者对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在查处中发现广告主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或者未按《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内容发布医疗广告的,依照《广告法》严厉处理的同时,及时通报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提高重视,立足职能,依法依规,形成合力。我局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管城回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按照职能职责,急消费者所急,想消费者所想,持续加大对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民生领域食品、药品、商品价格监管执法,形成有效震慑态势,净化消费环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