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管城区人才发展战略以促进增长与创新”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各级党委都高度重视人才发展战略,管城区人社局在市人社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认真落实“郑聚英才计划”人才政策,多措并举,紧扣全年工作任务,关注民生,突出重点,并对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不同群体,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各项人才工作开展。
一、明确职责,做好各类人才的招引工作
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把招才引智工作作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关键招,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管城区2024年招才引智专项工作方案》,各职能部门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努力把招才引智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二是为辖区广大求职者与用工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全年有计划,有侧重地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针对不同群体精准服务。招聘活动以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技能型青年人才、退役军人、社区待业青年、转岗求职青年等急需就业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采用“线上+线下”模式举办。截至目前我们共组织用人单位600多家,涉及计算机、环保科技、机械制造、智能数字化等多个行业,其中,有福耀玻璃、张仲景大药房、金星啤酒、丹尼斯集团等知名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2700余个,主要集中在短视频运营、项目经理、运营主管等岗位。招聘会还设立了重点企业、青年人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5个招聘专区,为求职者进行岗位匹配的同时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满足广大青年对职业规划的需求。
二、政企结合,做好各类人才的培育工作
一是面向辖区各类企业、职业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做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宣传,使培训机构能够很好地了解党和政府在技能培训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便于更主动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二是由人社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格局下,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健全职工培训制度,围绕主营业务和转型升级需求,面向职工开展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圆方、张仲景、雪绒花等大中型企业以“一企一方”的模式长期开展培训。职业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培训、定岗培训,提升就业水平。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电子商务职业学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等单位,推动院校评价工作由“自主认定”过渡到“考试考核”,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行,有效落实“十四五”职业培训规划,助力技能增收。社会培训机构发挥有效补充作用,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以及各类灵活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实现稳定就业、更好就业。
三、优化服务,做好人才的服务工作
一是探索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抓紧抓实,努力提高站位,在完善我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上发挥专长,有所作为,建立人才亲情关怀机制,深化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通过座谈交流、走访、电话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难题。二是制定高层次人才在创业资助、医疗社保、购房、税收、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最终达到妥善解决引进人才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畅通渠道,壮大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有效落实“郑聚英才计划”系列人才政策,与行业主管部门常态化开展人才政策进高校、进科研院所、进事业单位、进企业活动“四进活动”,通过实地走访,精准推送人才政策,壮大我区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利用“万人助万企”“三包三联”等活动的有利契机,主动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倾听企业关于政策落实、人才引育、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详细介绍人才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惠企政策。同时,建立“人才需求”问题清单,全面梳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确保帮扶效果。三是大力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提升技能水平,从而发现培养人才,选拔推荐人才。
2024年我们以深入贯彻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管城区“抓好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人才工作新格局的任务要求,持续开展“三标活动”,不断改进和创新人才工作方式,努力开创我区人才工作新局面,为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实现“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感谢您对我区人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