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1B38617/2024-00035
  • 管城回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人大 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 2024-10-11
  • 2024-10-11
关于贾美丽代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的答复
关于区第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82建议回复


尊敬的贾美丽代表: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食品安全事业发展的关注,您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我们认真拜读您的建议后,根据您的建议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认真予以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现状

管城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老城区,是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城区所在地。全区人口约58万,辖12个办事处、1个产业集聚区。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9家(加工小作坊13家)、食品销售单位4914家、餐饮服务单位3741家,其中大型食品批发市场1家、大中型商超6家、农贸市场16家,自我局成立以来,管城辖区未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加强职责

管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深入贯彻中央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将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把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实可行的监管方案,压实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批示、现场指导、召开会议。建立食安委成员单位之间沟通协作、风险预警交流等工作制度,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区食安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四有两责”标准,对全区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

管城区紧紧把握食品入口关,一是组织生产经营培训。我局以监管所为单位,不定期组织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以食品经营违法案件为例开展警示教育,达到以案促改的目的。二是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2019年机构改革完成后,我局立即举办2019年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全体监管人员共计230余人分两期参加培训。并于之后每年分别组织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注册登记、特种设备监管、信用监管等业务培训多次。使我局执法人员较好地掌握了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执法办案相关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能力,为辖区市场监管工作开创新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检测。主要针对我区生产和消费的蔬菜、茶叶、水果禁用限用农药和常规农药残留进行抽检。2023年至今,共开展学校食堂、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节日等4个专项。快检食品共完成865批次,合格861批次;抽检食品共1712批次,合格1678批次,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完成市局布置的抽检任务,并将监督抽检结果分5期在政府网站公示。

四、强化监管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区市场监管部门全力践行“四个最严”,坚决落实“四有两责”,夯实基础工作,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发挥日常监管和稽查办案相结合的拳头作用,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为全区人民的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1、严把生产质量关。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严格制定食品生产企业年度监管计划,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行政约谈等方式督促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改造生产条件,提升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严厉打击食品小作坊制售假冒伪劣,以及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2、严格经营环节监管。开展食品销售企业风险等级管理,食品销售单位信息公示率100%。重点部署春季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百日行动、大中型商超诚信经营、农贸市场规范提升、食品安全“旋风”行动、食品安全“铁拳”行动,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等多部门参与的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消除涉及多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

3、严格餐饮环节监管。为保障辖区群众餐饮服务饮食安全,我局在全区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一是召开专项整治工作动员部署会,下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二是开展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开展网络订餐食品安全专项,以背街小巷等较为偏僻的区域、小餐饮较为集中的美食街、点餐率高的“网红店”等为主,覆盖所有已复工的餐饮服务单位。强化学校食堂监管,多部门联合集中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服务指导,优化学校食堂加工制作流程;三是强化督导检查,施行通报制度。成立专项检查督导组,督促人员履职尽责。

2024年截至目前,共开展食品生产经营领域各类专项整治17件次,排查整治食品生产销售及餐饮服务单位4785家次、学校食堂380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684人次,份,查处问题695个,责令整改225家次,立案查处42件次。

五、强化重点领域监管

1、实施“互联网+”远程监控,破解监管对象多、监管力量有限的现实问题。建成全市首家“食品安全智慧监控中心”,接入幼儿园129所、中小学47所、社会餐饮120家,实现了“互联网+”远程监管;同时,安排专人24小时监视监控大屏,对发现的违法线索及时截屏取证并移交相关单位处理。自成立以来,通过食安智慧监控系统下达食品类责令整改通知书1500余份,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效能大幅提升。

2、抓牢重点领域,完善长效机制,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化解重点风险隐患。区食安办成员单位围绕校园、养老机构等269家集中用餐单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26家存在问题的单位依法立案处罚;鼓励集中用餐单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分散风险责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重大风险的长效机制,破解了集中用餐单位重大风险集中的问题。

3、盯紧重要节点、重要环节,关注民生热点,舆情处置果断有力。对央视315晚会曝光的禹州粉条、老坛酸菜、假冒鸭血及舆情监测到的含鸭源成分牛羊肉卷等问题,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立即开展排查和抽检,对存在问题的商品立即下架封存立案处理,及时有效回应社会民生关切。

4、党建引领,创新网络餐饮监管新模式,破解线上监管盲区问题。我们在北顺城街以党员商户带动,联合饿了么、美团、郑州移动打造了经营情况实时在线、监管部门、消费者、第三方平台同时可视可监督的网络餐饮示范街,并作为基层书记党建项目探索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路子。

5、办案协作,行政与刑事良性互动成效显著。区检察院、郑州市公安局管城分局、区市场监管局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区食品药品涉罪案件线索排查及行政刑事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形成全区范围内固定行刑衔接模式,更精准有效快速地打击食品违法活动,2020年8月至今,管城区食品违法犯罪立案共626起,移送公安机关7起,罚款535.3057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 68人,打击犯罪团伙 6个,公诉12人,有力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向区检察院移送王某、冯某经营熟食店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的案件,区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此案是全市首例食品领域刑事附带民事案件。

6、节约粮食,持续推进制止餐饮浪费。一是制定实施方案。今年3月,区市场监管局印发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成立领导小组。3月17日,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组建专项工作组,督促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召开培训会议。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制止餐饮浪费培训会议,将节约理念贯穿餐饮全链条,推动餐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局累计出动人员528人次,检查餐饮和食堂相对人4444户次,对有迹象存在浪费的轻微餐饮浪费行为及时给予口头警告和提醒20余起,事后及时跟进,未发现反弹情形。

下一步我局将在履行好自身职能的同时,加深与多部门的协作,形成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高压态势,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地问责严守食品安全底线,为管城辖区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奉献我们的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倾听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声音,虚心接受社会各界提出的建议,如果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及时反馈给我们,让我们为我区的食品安全共同努力。谢谢! 

主办单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商城路217号 邮编:450000